吴晓求一行赴美出席“北美明德论坛2025年会”并作主旨演讲
11月12日至16日,应中国人民大学北美校友会邀请,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副会长、原副校长、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、国家一级教授吴晓求访问美国波士顿和纽约,并出席“北美明德论坛2025年会”。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、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郭彪,国联股份董事长、人大北美校友会理事刘泉等陪同访问。
11月13日,吴晓求在波士顿拜访中国人民大学资深校友、1951年级资深校友龙绳德先生及夫人全如珦女士。吴晓求向龙先生夫妇转达亲切问候,感谢他们长期以来对母校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。其后,吴晓求一行访问了哈佛大学东亚图书馆与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,围绕金融学科国际合作、学术出版与智库建设等议题开展调研。吴晓求教授在交流中指出,当今世界正处于新科技革命和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历史关口,中美学术界在应对全球经济结构性调整、金融治理体系创新和科技变革挑战方面,应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与智库合作。
吴晓求教授拜访中国人民大学资深校友龙绳德先生
11月14日,吴晓求一行赴纽约访问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代表,围绕全球资本市场趋势、金融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议题进行广泛交流。吴晓求教授指出,中国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制度创新与国际协同,应在开放、稳健与改革的平衡中塑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体系。
吴晓求教授与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代表合影
11月15日,吴晓求教授应邀出席“北美明德论坛2025年会”并发表题为“‘十五五’新局:AI时代下中国经济、金融与资本市场的机遇与挑战”的主旨演讲。他指出,人类正经历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,这场革命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迭代,更是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深刻重构。他强调,人工智能对教育、科研、生产方式的影响深远,未来经济增长、创业活动乃至社会治理都必须基于这一宏观背景重新思考。吴晓求教授认为,人工智能的核心意义在于推动创新效率提升和知识重组,这将成为中国经济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引擎。
吴晓求教授在“北美明德论坛2025年会”作主旨演讲
吴晓求教授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经济在新阶段面临的结构性变化,指出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,中国经济已从“短缺经济”全面转向“过剩经济”,未来增长的关键不在于扩大生产规模,而在于优化结构、激活需求与制度创新。他强调,要实现高质量发展,必须充分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和创新激励中的核心作用,把资本市场建设成为激励创新、引导社会向上发展的关键力量。在谈及中国金融体系改革时,吴晓求教授提出,应通过法治化、市场化、国际化改革,重构资本市场生态,建立以投资者保护和市场透明度为核心的制度体系。只有建立激励机制和强化法治保障才能形成创新驱动的良性循环,让金融真正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。
北美明德论坛是中国人民大学北美校友会于2015年创立的学术性与实践性并举、开放性和多元化兼备的高端论坛品牌。本届年会的主题是“全球再平衡:力量、规则与创新”。此次代表团赴美深入访问世界知名高校与智库机构,进一步拓展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国际学术交流网络。国家金融研究院将以此次访问为契机,持续深化国际合作,推动金融学科体系建设和科研创新,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。
· 关于我们 ·
国家金融研究院(NAFR)成立于2023年5月12日,是中国人民大学设立的、面向世界的一流科研创新高地。
国家金融研究院秉持学术高度、国际视野、学术进步、独立精神、客观态度,开展面向世界学术前沿的理论研究,致力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学科理论体系。研究院下设五个研究机构,分别是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、国际货币研究所、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、金融科技研究所、中国保险研究所,以及中国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。
本号聚焦国内外金融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,发布权威金融指数与专项访谈活动,分享品牌论坛研讨成果。
